区域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名优教师培育路径

发布者:白友强发布时间:2024-06-17浏览次数:10

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,强教必先强师。培育名优教师需要做到长周期培养、宽素养培育和高质量追求。

一是愿景激励,明晰名优教师成长方向。开展“新教师专业启航规范化培训—骨干教师专业进阶项目式培训—教研员专业领航共长型培训”的三阶培训,构筑教师成长阶梯;建好“教研组—教师发展基地—‘三名一特’工作室”三支团队,优化教师成长空间;打造校长、名优教师、教研培管理三个论坛,构筑区域学术品牌。形成“一抓塔基保全员”“二抓塔身强中坚”“三抓塔尖树标杆”的“金字塔型”区域人才培养体系。

二是智力激发,获取名优教师成长智慧。推进教师教育过程深改,把教师培养工作深入到灵魂层面、深入到实践当中。一方面,教师文化倡导研究力和个性化。通过组建名优教师研究共同体、认领“揭榜挂帅”榜单课程,提升教师研究力,通过构建适合不同个性发展的“套餐式”课程,逐渐形成教师的个性化风格。另一方面,学科文化突出优质性和独特性。名优教师依据学科规律和独特性,围绕两大素养(学科素养与教育素养)与四个核心能力(学科理解力、学科转化力、教育研究力和教育实践力)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,形成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学科发展的独特的学科理念、价值目标和实施策略。

三是评价激活,撬动名优教师成长势能。通过“好平台、好机制、好环境、好团队”锻造教师成长的“动力引擎”;在“育、管、用”上下功夫,为名优教师精准画像、蓄势赋能;破除普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教育、教师发展的“紧身衣”效应,形成凝聚人心、激励名师、影响生命的“场”;强化分类、特色、卓越的教师教育改革理念,形成“头雁领航、雏雁续航”的“人才雁阵”成长态势;强化教师教育制度的自我更新能力、自我完善能力,准确识变,科学探赜,积极应变,主动求变。

冯小琼 姬锐/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。